“未来两年内世界光伏组件和高纯硅材料市场将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,光伏产业面临大规模洗牌。”最近,记者赴
江苏、河北、浙江三省调查光伏产业状况时发现,光伏企业普遍对即将到来的洗牌深信不疑,有业内人士甚至断言
:“如果政府不给补贴,会死掉很大一批企业。”
光伏企业对摆脱目前过度依赖国外市场,启动国内市场,实现产业升级同样给予了普遍期待。
“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前景光明的产业来说,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作为一个产业,要实现可持续发展,
政策扶持只是发展的外因,最终还要靠企业持续不断创新,降低成本,提高质量,从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,增强产
业的生命力。”业界人士表示。
光伏企业“上书”救市,直陈行业六大问题
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,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经历了从产品价格飙升、项目“遍地开花”到订单锐减、资金链断
裂、企业大量倒闭的惨痛现实。这与当前我国光伏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是分不开的。
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最近获悉,针对光伏行业存在的危机和严重问题,国内一知名光伏企业日前已向国家有关部门反
映,希望引起政府重视,并采取措施救市。
据本报记者了解,该企业反映的主要是六大问题:
第一,产业和市场发展不平衡,我国光伏市场的发展滞后于国内光伏产业和国际光伏市场发展,不利于产业持续稳
定发展和节能减排。
第二,我国的光伏产业主要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,其他领域发展缓慢,关注不够,如光热发电等。
第三,我国的光伏组件已经非常成熟,但在系统集成、逆变器等方面与光伏组件产业相比有着数十倍的差距。
第四,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机构。国内太阳能产品质量良莠不齐,大批竞争力不
强的中小企业纷纷上马,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受极少数企业生产的质量低劣光伏组件拖累,国产组件的平均质量比
不上日本、欧洲,使得国内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。
第五,在人才培养、基础研究、产业政策、检测标准等方面没有形成系统规则。目前我国光伏企业基本上是单打独
斗,难以形成整体优势,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善,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堪忧。
第六,整个光伏产业链上的制造业所采用的设备大多依赖进口,尤其是关键设备全部需要进口,设备国产化率低。
进口设备价格虽然逐年有所下降,但设备投资在产能扩大投资中占80%以上,导致光伏企业成本居高不下。
进入2009年,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出台进入密集期,今年3月出台了“太阳能屋顶计划”,过了不到4个月,又启动了
“金太阳工程”,但是相关资金并没有及时到位,企业翘首企盼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也迟迟没有出台。该企业呼吁政
府有关部门采取综合措施扶持光伏产业发展。
|